日照小说网 > 重生之娱乐教父 > 第四二五章 目标:巨头

第四二五章 目标:巨头

日照小说网 www.rizhaoxsw.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娱乐教父 !

    郑振坤提出想要重新举办歌手选秀节目的提议之后,就紧盯着陈朗,想要看看陈朗到底是何反应。±頂點說,..

    虽然海山唱片公司已经改名为海山滚石唱片,自己也不再是海山的最大股东,但是郑振坤对此到不是很在意,对于他来,延续自己的音乐梦想才是今生最大的追求。

    曾经因为自己的决策失误而让海山唱片陷入了泥沼,差一就万劫不复,对此郑振坤是无比懊恼和沮丧。

    好在最后陈朗的出现挽救了危在旦夕的海山,也让新的海山重新焕发了活力,再次成为台湾乐坛的一方霸主。

    尤其是陈朗为新的公司签约来了滚石的众位音乐人才,创作出来的音乐每每都让郑振坤兴奋不已,能够看到如此优秀的音乐作品,让郑振坤如饮琼浆。

    郑振坤知道段氏兄弟以及罗大佑等人是真正的音乐人,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音乐人。

    现在不用肩负公司的盈亏,完全可以沉浸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之中让郑振坤十分开心,同时郑振坤还想将这份纯粹的音乐发扬光大,让华语乐坛能够出产更多这种纯粹的音乐。

    所以在海山滚石唱片拥有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创作人才之后,海山滚石唱片依然需要不断的补充新鲜血液,需要更多优秀的歌手。

    不过郑振坤与罗大佑等人需要的是优秀的人才,因此造成公司的签约歌手极少。

    陈朗提出的练习生制度让郑振坤看到了吸收新人的机会,但是这些新人还需要不短时间的训练。

    但是通过歌手选秀节目选来的歌手往往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基础和实力,同时心里素质也要强上不少,只要稍加雕琢就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歌手。

    现在海山滚石唱片也已经重新恢复了活力,完全有时间和能力挖掘新人。

    对于一心想要将优秀的纯粹音乐推广出去的郑振坤而言,优秀新人的重要程度完全不下于公司的巨星歌手,因此郑振坤才想要重启公司与台视合办的歌手选秀大赛。

    只不过盯着陈朗看的郑振坤此时很疑惑,因为陈朗的反应有些古怪。

    陈朗听完意见之后首先是愣住了,显然有些出乎意料,然后又是懊恼不已,随后又陷入了沉思,最后则似乎有些亢奋?

    看到陈朗不断变换的表情,郑振坤、段钟沂以及陈父都十分疑惑。

    看到陈朗似乎还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陈父只好低声咳嗽了一下,将陈朗惊醒了。

    醒悟过来的陈朗,看到三人的疑惑也不解释,而是头道,“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郑总您不,我都还没想起来,对于此事我是完全赞成的,只不过有几个问题。”

    “朗朗你问。”郑振坤听到陈朗赞成自己的提议十分开心。

    “首先,毕竟我们和台视的合作已经中断了不少时间了,如果重启合作的话,没什么困难吗?”陈朗问道。

    “没有问题,完全没有问题,因为台视遇到了和我们同样的问题。

    现在台湾最强的唱片公司依然是三家,除了我们海山滚石唱片之外,还有哥林唱片以及飞碟唱片公司,而台湾同样有三大电视台:台视、中视以及华视。

    哥林唱片与中视一直保持着合作关系,他们举办的哥林新秀大赛从七十年代一直延续到现在。

    七十年代的时候,哥林、海山以及丽声号称三大唱片公司,彼此竞争的十分激烈,三家都与电视台合作举办了歌手新秀大赛,那时我们三家唱片几乎瓜分了台湾歌坛百分之八十的歌手和新人。

    只可惜丽声和海山先后陷入了困顿,两家的歌唱大赛也都无疾而终,只有哥林的新秀大赛坚持到了今天,这也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歌手选秀赛事。

    原本丽声是和华视合作的,只不过衰落之后被新成立的飞碟唱片公司所取代,现在和华视举办的新秀歌手大赛,其实是在为飞碟选材。

    现在只剩下了台视没有合作伙伴,在海山陷入困顿之后,台视也想另找合作伙伴,但是台湾由资格和规模的唱片公司几乎没有,也就耽搁了下来。

    现在海山滚石唱片崛起了,台视也就再次起了合作的心思,这件事台视已经和我们通过气了,因此完全没有问题。”郑振坤解释道。

    道这里可能有人奇怪,五大国际巨头唱片公司都早已在亚洲设立分公司了,凭借其财大气粗的作风,怎么在台湾的三大唱片公司没有一家国际巨头公司呢?

    提到这些,就得一下台湾当局对于文娱圈的控制。

    台湾的很多事,都以1987年的“解严”为转折。

    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莫不如是,以音乐文化为根基的唱片产业也以此为界,1987年前后大不相同。

    解严前,台湾的唱片产业跟大陆一样,是被当局严格控制的,海外公司无法直接在岛内开展业务,其产品需要由台湾的企业进行代理制造发行销售,这就是所谓的“代理制”。

    道这里陈朗能够收购海山简直是个奇迹,因为作为香港人的陈朗,对于台湾而言也是外资。

    而陈朗之所以能够收购海山唱片,无疑与郑振坤的人脉大有关系。

    郑振坤为了能够促成陈朗的收购,挽救病入膏肓的海山唱片,可谓是用尽了浑身解数,发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情,同时从陈朗那里得到了第一笔资金就是用来走关系的。

    现在海山滚石明面上依然是属于郑振坤这个台湾人的,只不过公司标志上有了两个字母ll而已,加上台湾和香港文娱圈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割舍不断,因此台湾当局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代理制”的存在,使得许多有实力的国际唱片公司无法直接进入台湾市场,只能将自己的业务交给台湾的唱片公司代理。

    而获得国际唱片公司代理权的台湾本土公司,却因此而飞速的发展壮大起来。

    刚刚成立一年多的飞碟唱片就是其中之一,拥有华纳唱片这种大公司在台湾的代理权,还拥有其他中型公司的代理权,使得刚成立一年多的飞碟居然就能够蹿升成为台湾现在的三大唱片公司之一。

    可是在1987年解严以后,一切都变了,台湾当局放弃了对唱片行业的管控。

    那时的国际唱片巨头基本完成集团性整合,五家大型唱片集团主导了全球唱片业,资金充裕,气势一时无两。

    如此形势之下,国际唱片大厂便长驱直入,正式登临台湾唱片业的大舞台。

    五大公司采用收购、兼并、收回代理权等方式成立了自己的台湾分公司,直接经营业务。

    这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如1989年宝丽金直接改组齐飞,并入歌林等公司的相关业务成立宝丽金台湾分公司,百代和bmg收回前世滚石的代理权成立各自的台湾分公司等等。

    作为台湾最具原创能力的两家唱片公司,前世的滚石和飞碟顿时亚历山大,面对五大国际唱片公司的压力,他们的选择只有两种:躺下来顺从,或者是奋力抗争。

    前世的滚石唱片可谓霸气外露,选择了最直接最暴力的抗争方式。

    短短几年时间,就在新马泰、日韩、印尼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设分公司,疯狂地扩展自己的海外地盘,在所有华语唱片能够卖得出价的地方跟国际唱片公司正面厮杀。

    滚石唱片的抗争方式太过血腥,看起来辉煌一时,但资金不足之下扯出那么大一个摊子,到90年代末就已经奄奄一息,成了一个虚弱的巨人,若非00年后,滚石唱片顺利进入大陆市场捞金,这家公司早就流血过多而死了。

    飞碟唱片的管理者更加保守,他们没有滚石那种狂飙突进的气势,所以在另一个时空,被华纳唱片花了近10年时间整个吃掉。

    现在还是1984年初,距离台湾当局放松管制还有年的时间,那个时候的五大国际唱片公司将直接吞掉台湾唱片市场,台湾本土的唱片公司除了滚石之外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不过此时因为陈朗的加入,最具创造能力的滚石唱片公司与前世没落直至消失的海山唱片公司整合到了一起。

    台湾本土最强的原创能力加上海山强大的台湾、东南亚发行能力,陈朗对于面对国际五大巨头唱片公司的冲击总算是有了些底气,更何况还有三年的准备时间。

    现在的海山滚石到是很像前世的滚石在东南亚各地都开了分公司,全面竞争虽然还没有开始,但是在香港和东南亚的竞争即将在今年的夏天开始。

    陈朗自信自己的唱片公司肯定会强于前世的滚石,对于与五大国际唱片巨头死拼虽然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是至少不会输的太惨,未来的国际巨头唱片公司,总该有一家属于华夏。

    不过想要真正的成为一家国际性的巨头公司,哪怕陈朗拥有前世的记忆也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不确定因素以及其中的艰难险阻太多了,不过总要尝试一次才甘心,不然重生了还有什么意思。

    不过现在还为时尚早,还是先在亚洲站稳脚跟再。